Search

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(C.G. Jung)認為人都要經過「個體-分離化」的過程而成長。隨著時間,個體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(C.G. Jung)認為人都要經過「個體-分離化」的過程而成長。隨著時間,個體的年齡與外表會不斷地增長,然而個體化不成功的人,他們的內心卻還停留在青少年時期,難以發展出成人的角色,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,榮格將之稱為「永恆少年/少女」。
永恆少年或永恆少女並不是在這個世代才出現的,在五、六年級生裡,我們也會發現有這類型的人。小花準備公職考試已經邁入第十年,每天不是到補習班就是在圖書館讀書。除了讀書之外,小花不需要做其他事情。家人也覺得十年寒窗無人問,一舉成名天下知嘛,只要專心準備考試就好。於是小花就再繼續扮演著學生的角色,而家人過度的寵愛,反斷了孩子自立、負責的養成。在親密關係裡,永恆少年和永恆少女總是在戀愛氛圍裡,很潚灑的,很浪漫的,少了份對關係的現實感,生活不是永遠都在約會,王子和公主也不是永遠只有幸福快樂,還有許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需要頭疼,需要一起處理面對。

文字摘自逢甲大學諮商心聞報。紀娙宜老師整理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